连锁经营管理师的培养是中国连锁界的盛事,通过系统地培养各级人才,促动行业发展。
按照《连锁经营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年版)》,连锁经营管理师一共分四级,以这个标准为前提,我们做如下理解并设计:
“四级”的定位是门店的“组织与执行”,以门店日常经营管理为核心,对应企业岗位是门店的管理人员,包括店长、储备店长和管理组干部。由于连锁经营覆盖的行业很多,各个行业门店的职能差距很大,所以四级连锁经营管理师的教材与课程应该区分行业。
“三级”的定位应该是“监督指导与支持”,以对连锁门店的直接管理为核心,对应企业岗位应该是营运督导(也称小区经理等)、训练督导、营销督导、人力主管、财务主管、供应链主管、信息主管等。
“二级”的定位是“规划与设计”,即能够系统设计连锁企业某一两个职能板块的制度、流程、标准、方法等,包括营运、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培训训练、特许经营、选址营建、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与数字化技术等,对应总部各职能部门的副经理以上岗位。
“一级”的定位应该是“战略与企业文化”,即“道”的层面,为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价值观等顶层的内容,对应副总监、总监、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岗位,应该关注战略、商业模式、资本、全面执行、绩效链管理、组织管理、企业文化、哲学思维等学习内容,可以不做太大的区分。
同时,由于连锁经营管理师涉及的知识非常庞大,一本书甚至一套书都难以覆盖,所以,需要按照行业补充一些资料,以尽量让学员掌握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本套资料是人社部出版《连锁经营管理师教材(四级)》的补充,对应四级餐饮版,按照前述理解,四级连锁经营管理师对应的职位是门店管理人员,所以,四级管理师的培训应该按照门店管理人员的胜任模型来设计的,本套资料首先应作为餐饮连锁企业培养店长或储备店长的补充培训教材(训练手册),完整地呈现了店长的知识与技能,可能比一般店长的要求略高,主要体现在知识内容的完整性。
我们认为,培养一名店长(四级连锁经营管理师),需要从三个维度去培养:管理自我、管理团队、管理业务。这套资料还原了店长“管理业务”的系统节点,“业务”即门店的全部事务工作,参考价值链管理理论及国际标杆餐饮连锁企业对门店业务的梳理与构架实践,划分为核心业务类系统(如生产管理、服务管理、值班管理),支持类系统(如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原物料管理、训练管理等),管理类系统(如人事实务、计划管理、信息管理等),共计十几个系统。
按照《连锁经营管理师职业技能标准(2020年版)》对连锁经营管理师培训的规划,“四级”培训共分为六个板块(或单元):产品管理、营销管理、营运管理、信息与数字化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这六个板块应该可以覆盖上述十几个系统,但有的内容可能不完全适用于餐饮行业,例如,《职业技能标准》中“产品管理”模块的要求“通过产品编码获取产品信息”,这一条,对餐饮企业就不适用,而餐饮行业认为非常重要的生产管理职能与值班职能,则在《职业技能标准》中体现不是很明显。所以,在编写资料时,我们从大方向上紧密结合《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但具体内容上根据餐饮行业的特征与培训需求做了调整,例如在“产品管理”板块中增加了“生产管理”,在“营运管理”板块中增加了“值班管理”的内容,具体内容对照详见《连锁经营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四级)餐饮行业学习参考资料对照》。
使用本学习资料之前,企业应为培训对象指定一名教练(训练员/师傅),由教练带领学员学习。如果企业导入“训练四步骤”的训练方法,则更佳。
学习人社部的教材及本套资料后,企业可组织参加各地人社部门的职业等级评价,如有需要,可由职墨网客服人员代劳。